读懂中国 互学互鉴: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参加中国审计学者研讨会

发布者:留学生院发布时间:2025-10-15浏览次数:10

109日至1011日,中国审计学者研讨会(China Auditing Professors Seminar,简称“CAPS”2025年秋季会议于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成功举办。我校留学生FARRUKH MASHARIPOV(路贺,乌兹别克斯坦)、GILBERT SIMSON GATTANG(吉颂,印度尼西亚)、SHOAIB HANIF(邵波,巴基斯坦)、 VISSA DEVI DEWKURUN(韦飒 毛里求斯)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与来自国内高校、审计科研所等机构的120名同行专家共襄盛会并展开了深入探讨。


跨国审计对话 分享、比较与协同

在“一带一路”国家审计会计相关问题讨论阶段,四位留学生分享了各自国家的审计实践、不同审计体制下的操作差异及国际标准借鉴,突出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吉颂分享了印度尼西亚研究型审计实践,韦飒和路贺分别以本国审计机构实践为例阐述区域审计体系建设经验,邵波提出以审计为纽带促进国际协同的观点。他们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誉,主办方向四位留学生寄送了感谢信。

播种审计合作种子 收获共同发展未来

据了解,会议组织者共收到来自我校审计硕士国际班留学生关于“一带一路”国家审计国别比较研究论文稿件50多份。路贺等4位留学生均为所在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官员,他们对于被邀请在会议上做主题发言,深感荣幸。韦飒表示:“尽管我们存在语言差异,但所有专家的报告都兼具思想深度、实践价值与丰富信息量,为审计领域提供了深刻视角与理解。此次会议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更让我在这个优秀的学术群体中,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本次会议使我收获颇丰,我不仅了解了更多审计领域的相关案例,也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希望今后能在继续在审计领域内发光发热,为审计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吉颂在会后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留学生在研讨会上就审计如何促进国家良治与参会专家对话,在对话中学习、在比较中借鉴,既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独特性,又掌握了可跨国实践的审计知识与技能。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为他们提供更多与中国同行对话交流的机会。